











[1] 慕容雪村,《天堂在左,深圳在右》,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1年,第224页
[2] 1995年,北京职工的每月平均工资不足700元,但蒋志却能拿到高达1200元的月薪。据蒋志说,由于《街道》是按月发稿,他一般会集中几天的时间把当期所需的稿件准备好,剩下的天数则用来做别的。数据参考:“北京市历年社会平均工资(2021版)”,中国工资网,https://www.cnwage.com/pingjun/1026.html;关于蒋志的早年经历,则取自我于2021年4月2日在他草场地工作室对他的采访。
[3] “第一阶段从1979年深圳市的设立和1980年深圳特区的建立开始至1992年特区内的所有村镇被划定为市区;第二阶段从1992年开始,在此阶段出现了许多打破常规的举措;第三阶段是从2004年开始,深圳的‘模范’身份得以确立和巩固,关外地区的乡镇也都被纳入城市发展中。到了2010年,深圳作为‘模范’的国家叙事已经基本形成,深圳经济特区的边关也正式撤销,尽管特区之‘特’已经不复存在,但整个城市此时都成了‘经济特区’。”参见:[美]马立安、[美]乔纳森·巴赫、[加拿大]黄韵然,“前言:试验、突破与推广”,[美]马立安、[美]乔纳森·巴赫、[加拿大]黄韵然 主编,王立弟 译,《向深圳学习: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从经济特区到模范城市的试验》,深圳:海天出版社,2020年,第16页
[4] 戴锦华,“90年代文化与文学”,《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69页
[5] 蒋志只参加了“后感性”的第一次展览“后感性:异形与妄想”(1999),后来因为人不在北京,而没有参加“后感性”接下来几年的展览与活动。关于“后感性”第一回展参展艺术家的基本情况和相应的“坐标”,鲁明军在《裂变的交响:20世纪中国艺术的三个当代时刻》中是如此表述的,“值得玩味的是,第一次展览的副标题‘异形与妄想’,这样一种明显的区别其实已经暗示了后来的分化。也许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想到将二者区分或对立起来,但是邱志杰在确定展览主题的时候,业已隐约发现并考虑到了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孙原、萧昱、琴嘎、朱昱等以‘尸体’作为作品材料的异形特征和粗野风格——后来被称为‘尸体帮’或‘五毒’,与来自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1993年更名)的刘韡、杨福东、蒋志等浪漫的诗学风格还是有明显的差异。陈文波的说法有点调侃,但也不无道理。他说,如果这样区分的话,那么来自四川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的他和郑国谷应该属于介于二者的中间地带。”参见:鲁明军,《裂变的交响:20世纪中国艺术的三个当代时刻》,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年,第188页
[6] “发刊词”,《街道》月刊,1994年3月(创刊号),第1页
[7] 据《街道》月刊创刊号附有的《约稿函》,当时《街道》的稿酬标准是每千字60元,特稿的最高标准可达每千字260元,标准之高可见一斑。
[8][美]乔纳森·巴赫,“‘他们来时是农民,离开时是市民’:城中村与深圳的发展”,[美]马立安、[美]乔纳森·巴赫、[加拿大]黄韵然 主编,王立弟 译,《向深圳学习: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从经济特区到模范城市的试验》,深圳:海天出版社,2020年,第128页
[9] 除1995年至1998年供职于《街道》月刊以外,蒋志还曾为当时刚刚创刊的时政类杂志《凤凰周刊》工作过5年。参见:蒋志,《纪实纪》,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10] 关于“深圳精神”的表述,参见:[比利时]艾瑞克·弗洛伦斯,“如何做一个深圳人:深圳发展第二个十年中的外来工”,[美]马立安、[美]乔纳森·巴赫、[加拿大]黄韵然 主编,王立弟 译,《向深圳学习: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从经济特区到模范城市的试验》,深圳:海天出版社,2020年,第73至76页
[11] “木木”系列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个人传记。它的创作过程亦包含蒋志和他的爱人娃娃亲密合作下的印痕,而随着娃娃的去世,“木木”系列更加像是一首具体的、面对整个世界和逝者的哀悼歌。关于蒋志和娃娃在创作上的合作,参见:蔡影茜,“给蒋志的问题”,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12] 这组录像后来以《片刻》的名字为人所知,包括“Come on, Baby”“大公鸡”“东方麦当娜”“独舞”“对你爱爱爱不完”“饭碗”“交谊舞”“两条舌头”“毛”“情歌”“上和下”“图像的生活”“我们的笑”“舞台01”“舞台02”“现时报”“写在地上的小说”“庸俗的社会学”“作为道具的肯德基”“阿爸”“背腿人”“惩罚”“红气球”“嘉宾席”“金色建筑”“墨镜”“屁股声控楼道灯”“人格教育”“双龙戏珠”“睡美人”“一个车手”“一个电影”“拜”“大卡车”“机会主义广告”“几个桌球”“朗读2000”“每日的烟火和一个电话”“铁铺产道2000”“性行为演习”。
[13] 引文摘自2012年录像局版《人的几分钟》作品介绍。
[14] 蒋志,《纪实纪》,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15] 黄盈盈,“小姐研究二十年”,“女孩别怕”网易号,https://www.163.com/dy/article/FHJUJHPL05455PIA.html
[16] 我为伊狂,“深圳,你被谁抛弃”,《深圳,谁抛弃了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17][美]马立安、[美]乔纳森·巴赫、[加拿大]黄韵然,“前言:试验、突破与推广”,[美]马立安、[美]乔纳森·巴赫、[加拿大]黄韵然 主编,王立弟 译,《向深圳学习: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从经济特区到模范城市的试验》,深圳:海天出版社,2020年,第17页
[18] 改编自:[法]米兰·昆德拉,余中先 译,“第一部分:巴奴日不再引人发笑之日”,《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