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
“周滔的创作中最重要和最耐人寻味的一点,在于其影像的视觉品质。不使用刻意的美化技巧,而在于摄影机取景与跟随动态画面的方式,人物、植物、光线和物质汇集的密度,透出对世界以及影像塑造随之打开的智慧显现。”
——让-米榭.付东
曾在纽约亚洲文化协会基金会、曼谷文化艺术中心和巴黎卡帝斯特艺术基金会参与驻场项目的周滔,将从他的一系列行为及影像作品出发,讨论自己近期的两个关注点“地形手册”和“影像时间的地形、气候和光线”与创作主体、艺术驻地体验及其成果之间的丰富关系。以下为艺术家的自述:
一 地形手册。
“少女在街上游荡寻找城堡;美国人杀了印第安人成为了美国人”
从东村到鹿镇;从素坤逸到凡洞;从花城到火星研究基地,出发之前我已有极其丰富的地理信息,而抵达之后,一切总在意料之外。成为居民,生活在时间的内部,土壤与气体衍生出新的化合物,将雾中的光柱浇筑,再搭建成殿堂。沿着蓝红之间逐层渐变的色域,重新划分出社区,居民们收集彩虹,制作床单;拽下云团,制作枕被。
二 影像实践的地形、气候与光线。
直接影像撞击的那一刻,感觉随即发出连贯动作:直击-自动复制-破裂蒙太奇-返回,叙述轴在连贯动作中逐渐形成。我是个不明身份的观察者,我需要不断学习这种如何与现实相处的方法,来保持我的工作。贴近地面的细微起伏飞行。
嘉宾简介:
周滔 www.zhoutaoloop.com现生活在广州,1976年出生于湖南长沙。200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近年来,周滔常常以运动影像为主要线索并涉及绘画、写作和摄影等的媒介混合,其影像实践的地形、气候与光线特征,在于探讨一种谈论影像的方式。他近来的个人项目包括:2015 “蓝与红”在巴塞罗那当代艺术美术馆;“蓝与红”在鹿特丹Boijmans美术馆;2014“绿太阳”在曼谷文化艺术中心;2013“训练”在巴黎卡帝斯特艺术基金会。群展包括:2016“运动中的花园”在东京都写真美术馆第八届惠比寿主展馆;2016 巴黎路易威登馆藏中国作品展;2015“新导演/新电影2015”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与纽约林肯中心;2015 第八届亚太地区艺术三年展;2015 “超出边界” 博福尔双年展;2015 “系统下落”在爱尔兰Ellis King;2014 “神话”第三届土耳其马丁双年展;2014“社会工厂”第十届上海双年展等。
他曾获得:2015第六十一届奥博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首奖;2013第一届汉涅夫金斯基金会曼谷文化艺术中心亚洲当代艺术奖;2009纽约亚洲文化协会基金会奖学金。驻地项目列举:2016/04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术馆;2015/10-2015/12 巴塞罗那Hangar艺术机构; 2013/09-2014/01曼谷文化艺术中心; 2012/11-2013/02巴黎卡帝斯特艺术基金会; 2009/09-2010/03纽约Location One
【反客为主——时代美术馆+新艺见】讲座系列介绍:
广东时代美术馆携手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在2016年推出“反客为主——时代美术馆+新艺见”讲座系列。该系列集中讨论艺术家如何通过各类委托项目和机构邀请,对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和艺术机制作出回应。他们的回应不仅体现在方案或作品之上,也体现在创作者角色的转变之上:艺术家从一个单纯的文化访客,变成一个主动对差异性的社会现象、文化事件和政治议题进行观察、收集和介入的主人。与“生产-展示”的传统模式不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访问、驻场和委托创作的契机,视作“观察-研究-转介”的平台,以摆脱艺术创作的他者化视觉。本系列讲座邀请的国内中青年艺术家,有着相对丰富的参加国际驻场项目、委托研究和创作的经验,他们将不仅在讲座中分享自己的创作轨迹,亦会谈及他们作为“访客和收集者”经验;另外还将邀请部分在珠三角地区停留,对地区语境有一定的研究和理解的国际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视角,呈现出关于当代艺术机制中多样而复杂的地理政治图景。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NCAF)由收藏家王兵先生创立,是一家旨在研究、推动并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非营利基金会。NCAF是民政机关登记注册的公益性基金会,也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关注当代艺术的基金会之一。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将在现有的艺术生态系统之中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一些支持补充性工作。通过严肃地观察艺术、研究艺术,并与艺术机构合作,为推广年轻艺术家的创作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