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

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这座“交媾之城分布着经济、内战、灾难、欲望、机制、死亡、政治、消费等各种城市剧场,不由得让人觉得曹斐处理了布莱希特的《马哈哥尼城的兴衰》、拉斯·冯·提尔的《狗镇》以及莎拉·肯恩的《惊爆》这三则城市寓言,如此彻底地呈现出城市由于生产与内战而交织出的“无间地狱”。

                                              ——黄建宏《曹斐的球茎城市启示录》

 

在无意中于淘宝上发现仿真小人模型和建筑模型后,曹斐便开始试图描摹一座虚拟城市la town的过往与命运,记忆与忘却。在曹斐的设计中,La Town因为宇宙折叠不断穿越虫洞,因此这座城市交织着来自不同时空的故事,一则关于现实、历史的、虚幻的艺术的城市寓言。

事实上,对于成长于南方都市广州、现定居北京的曹斐而言城市中由急速变化带来的光怪陆离以及生活其中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处境和心理向来是其关注的对象和创作的来源。在那些富有游戏感又不乏批判力的作品如《角色》、《谁的乌托邦》、《人民城寨》中,艺术家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富有才华的创作语言编织着城市中的虚幻和现实。而随着人生的进阶和阅历的累积,其近期作品《霾》和《La Town》中更多了反思的意味。

2015年,《La Town》(42分钟,2014年)参展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全世界的未来”。本期“新艺见”讲座上,《La Town》将是首次在北京地区公映(同期在上海龙美术馆的馆藏展中展出)。同时,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台湾著名艺术评论家黄建宏与曹斐一起讨论艺术家近期的创作以及关心的城市和影像等话题。

 

嘉宾

曹斐,1978 年生于广州,现在北京工作及生活。曹斐是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中国艺术家。她的作品融合社会评论、流行美学,参考超现实主义并运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疾速发展的变化。她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双年展和三年展,以及国内外各大美术馆展出,包括纽约MoMA现代艺术中心、所罗门·古根海姆美术馆、伦敦泰特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等,2021年曹斐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大型个人回顾展,及罗马MAXXI国立二十一世纪美术馆举行个展。曹斐曾于2010年获提名“Hugo Boss艺术奖”及“未来一代艺术奖”。2006和2016年分别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的“最佳青年艺术家奖”及“最佳艺术家奖”,2021年获德意志交易所摄影基金会大奖。

黄建宏,1968年生,台湾高雄人,巴黎第八大学哲学所美学组博士,现任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跨域研究所副教授,从事影像的相关研究,同时书写关于电影、当代艺术、表演艺术与文化的评论,并持续翻译法国当代理论著作,如德勒兹、波德里亚与郎西埃等人的著作,译作有《关系美学》(尼古拉斯·伯瑞奥德著)著作有2009年的《COQ》、2010年的《一种独立论述》、2011年的《EMU》、2013年的《蒙太奇的微笑》,与董冰峰、朱朱、杜庆春合编《从电影看》译文论集、与后藤繁雄合编《浑编》。

2007年策划台湾美术馆线上展“Ex-ception、2009年“S-HOMO”及“地方:post.o、2010年与中国OCAT合作策展“从电影看”,2011年“浑变”交流展、视盟艺博会“日光浴”特展。2012年策划日本艺术团队Chim↑Pom展览“美丽世界:幸存之舞”与“心动EMU”特展、2013“台湾分裂2.0”、“NG曼史、2014“运动之后:穆勒咖啡之夜”、2015“失调的和谐”

RELATED

Please scan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 on WeChat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