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

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心存怀疑,那么你能做什么,并且如何去做?”廖斐的工作便是从他对周围事物以及自身的疑惑开始,希望通过实践更接近“事物”。他对于现代科学实证主义的二元认知论——即“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既抱有怀疑,又对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美感抱有强烈的兴趣。他从2011年开始以物质为线索进行创作实践,并逐渐将工作的范围扩展到在实证主义的二元认知论基础上建立的尺度、以及系统本身。本次讲座作为“艺术家个案研究”系列的一站,将以廖斐最近的工作为中心,结合他近年的展览成果,探讨其创作兴趣、工作方法与艺术语言的发展。

2016年“新艺见+外滩美术馆”系列将以交替递进的方式来探讨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第一场廖斐的讲座属于“艺术家个案研究”类型,而5月的第二场讲座主题为“思辨实在论与当代艺术中物的转向”,将以学者的理论剖析为主。不难发现,包括廖斐在内的艺术实践者与“思辨实在论”这样的思潮间有着密切的互文关系,创作与理论间互为启发与推进正是我们策划这一系列讲座的目的。

 

嘉宾

廖斐,1981年出生于江西,200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 主要个展:赤道,Vanguard画廊,上海,2016;“这句话是错的”,偏锋画廊,北京, 2015;地表 材质 运动,Vanguard画廊,上海,2013。主要群展:“艺术都市”,K11,上海,2014;“艺术登陆新加坡艺术博览会”,新加坡,2014;“伟大的素描——与大师同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等。

林昱,艺术评论人和《ArtReview Asia》主编,比较文学硕士。2013年加入英国老牌艺术评论杂志《ArtReview》后,创立其面向全亚洲的姐妹刊物《ArtReview Asia》,除领导编辑工作,也在全球组织和参与研讨、表演等活动推广该杂志品牌与业务。在此之前,她于2009年至2012年间与田霏宇先生共同创立《艺术界LEAP》杂志。 她也为艺术家画册及其他出版物撰写稿件或担任编辑,并同时从事独立策展和文化评论。

张涵露,当代艺术和文化评论,独立策展人。

 

 

新艺见•RAM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携手上海外滩美术馆,推出以发现、支持年轻艺术家创作为目标的系列公共项目“新艺见•RAM”。该系列将延续上海外滩美术馆和新世纪艺术基金会对年轻艺术家的长期关注和研究,以艺术家讲座 + 对谈的形式,定期向公众介绍活跃在艺术探索前沿的年轻艺术家,并将其置于艺术史和当代社会的上下文关系之中进行观察和讨论。作为上海外滩美术馆“艺术夜生活”的一部分,“新艺见•RAM”将成为联系年轻艺术家、美术馆和公众的重要平台,为推动艺术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

【实践与理论的互文】
2016年“新艺见+外滩美术馆”将邀请两位上海当地策划人林昱和姜宇辉,为我们带来深度分享的现场。

林昱(艺评人、《ArtReview Asia》主编)
林昱为艺术评论人和《ArtReview Asia》主编,长期对艺术家创作实践进行跟踪式观察和研究,深入艺术第一现场,尤其关注年轻艺术家的实验。林昱将与三位年轻艺术家分别展开对谈,讨论新的艺术方向和形式。艺术家廖斐的创作围绕规则与算法,着迷于在自我设定的规则中展开行动;苏畅用绘画去模拟城市中常见的基础设施,带出了物质感性的一面;而陶辉则用影像探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表演性。

姜宇辉(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
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姜宇辉为巴黎高等师范大学硕士和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和艺术哲学。姜宇辉将为“新艺见”专门策划一个理论系列讲座,在“思辨实在论”的理论框架下,提出三个讲座主题——“当代艺术中的物转向趋势”、“未来考古学:当代艺术中的实验性时间想象”及“当代艺术中的物与灵”。

两位策划人带来的讲座系列将以交替进行的方式展开,以求达到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不仅彼此充分言说,也互相引申、互相启发与激发。通过这样一个互文关系的年度策划,观众将更好地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理论,在理论的梳理下理解艺术。

INSTALLATION VIEWS

VIDEO

RELATED

Please scan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 on WeChat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