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

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本次讲座由浙江美术馆和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将邀请国内外艺术界及电影界的专业人士,包括批评人,学者,美术馆长,电影节主席,艺术博览会负责人,艺术家,以及收藏家,探讨录像和电影的边界延展,试图捕捉影像艺术作为试验性原创性的创作媒介,如何具备活力地回应当代文化的经验现场,开拓艺术的发生场域。

 

主题包括:

艺术批评在录像艺术和电影领域的研究关键词和方法探讨(秦思源)

美术馆的影像艺术 (王辛)

电影节艺术项目的构建 (Gerben Schermer)

艺术博览会中的影像单元 (Josephine Browne)

艺术机构及画廊的影像展览 (Takahiro Kaneshima)

关于艺术电影院 (王彧)

非美术馆场域的艺术项目 (沈瑞筠)

 

关于嘉宾:

 

秦思源

是一位居住于北京的艺术家与策展人。目前他正在筹备一家在武汉的当代艺术项目“武汉艺术总站”(WH.A.T.)、“北京声音博物馆”的发起人以及Frieze杂志的特约编辑。2009-2010年任ShContemporary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当代”总监。2006-2008年秦思源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的副馆长兼首席策展人,是该艺术中心创建人之一。 2003-2006年任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艺术经理,策划过一系列试验剧场、声音艺术和当代艺术项目。

 

王辛

现居纽约的策展人。哥伦比亚大学美术史系硕士毕业后在大都会博物馆从事当代艺术研究工作。参与策划2013年《水墨》特别展览及研讨会;2014纽约当代亚洲艺术周及特别项目Field Meeting策展人。曾与哥伦比亚大学、亚洲艺术文献库合作组织“大地魔术师”座谈(2014),独立策划陆扬纽约首次个展“机房”(2014),上海“银行展:资本万岁”(2015)等。为多个美术馆、艺术机构、威尼斯双年展等撰写画册文章,并长期为artforum、Flash Art、Hyperallergic等撰稿。

 

戈本·斯荷尔姆(Gerben Schermer)

1959年生于荷兰,自1985年起与动画电影制片人Gerrit van Dijk一起创办了荷兰动画电影节(HAFF)。电影节为期五天,每年春天在荷兰乌特勒支举办。

荷兰动画电影节以独特的方法,以及选择影片的质量和创新性而享有声誉。选片很大胆,但同时也很亲和。电影节每年组织的国际竞选项目包括:短片、专题片、学生电影、网络动画、儿童短片(8岁以上)以及荷兰动画。电影节注重业界最新动态以及电影新秀,展示动画装置,举办主题活动和回顾展,并且组织对谈、大师讲座等活动。

斯荷尔姆对动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的热情,使得他在电影节选片和运作上非常独特。他曾任董事会成员,且是国内以及国际上众多机构的顾问。如今,他主要是创意产业设计基金(Design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Fund)资助项目的咨询委员。他也为众多国际电影节开展客座项目,并涉及电影发行。比如2010年,他负责了2010在年乌特勒支驻留的中国年轻艺术家孙逊的动画作品《诗歌工厂》。

 

乔希·布朗妮Josephine Browne

在其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乔希·布朗妮(Josephine Browne)曾与众多知名艺术家、收藏家、纽约及国外的美术馆有过合作。目前,她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NTU CCA)副总监一职,负责展览及驻留项目。此前,她曾任马克思·波太奇画廊(MaxProtetch Gallery)的总监。在任期间,她为中国艺术家张晓刚、张洹、岳敏君、孙逊、海波组织策划了他们在纽约的第一个展览。做为当代艺术咨询及线上画廊Beam的创办人之一,她曾为艺术家InigoMaglaono-Ovalle在韩国首尔策划了公共艺术作品委任项目,也将艺术家Siah Armajani的作品带到了伦敦帕拉索尔当代艺术联合基金会(Parasol Unit Foundation)展览。而发现缅甸协作艺术家夫妇(Wah Nu和Tun Win Aung),则促使她推进东南亚艺术家的创作。

 

金岛隆宏(Takahiro Kaneshima

现任远东当代总监(2008至今),及东京艺术博览会执行总监(2010年至2015年),主持远东当代艺术的计划,矢志协助亚洲艺术家并鼓励国际艺术交流计划。他在台湾、中国、澳洲及日本所策划之展览种类多元,橫跨当代艺术、流行时尚和新媒体艺术,诸如“Discharge Mode To Order”(横滨, 2008) 、“日常事变”(台北, 2009)、“下一个现实”(横滨,2009)、“手感的妙”(台北, 2010)、“平行的极东世界”(成都, 2012)、“亚洲巡弋”(台北,2013)、“Find ASIA”(横滨,2014)。此外,还有中国艺术家孙逊及陈维的个展,“主义之外”(横滨,2010)及“漠然之索”(横滨,2011)。

金岛于2002年修得广应义塾大学政策与媒体学院硕士后,曾经历过一段特别的工作经历,包括任职于NOKIA研究中心(芬兰)、TOSHIBA数位媒体公司(东京),和东京画廊+BTAP(北京),尔后于2007年进入远东当代。现在金岛隆弘亦是“文创都市横滨Creative City Yokohama”艺术计划委员会委员,帮助推动横滨的艺术和文化活动。

 

王彧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在电影制作及中外合作摄制电影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作为制片人,王彧参与制作了超过三十部影片(包括由中国导演贾樟柯指导的影片《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东》等)。王彧制作的电影赢得了许多国际奖项。 2007年,王彧建立了光延时代(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际电影合作制片和电影的海外营销。目前为大银幕(北京)电影发行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沈瑞筠

艺术家、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获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和蒙卡尔州立大学双硕士。曾策划《换位思考——在中国的美国制造》(2011),《脉冲反应——一个关于艺术交流的项目》(2012)、《留涟——皮皮洛蒂•瑞斯特个展》(2013)等展览。并在纽约皇后美术馆策划《政治纯形式!》(2014),与三藩市芳草地艺术中心及卡迪斯特艺术基金会共同策划《风景:实像,幻像或心像?》(2014)。参与策划2013成都双年展。并为《艺术界》,《画廊》,《亚太艺术》等杂志撰稿。

INSTALLATION VIEWS

RELATED

Please scan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 on WeChat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