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

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致幻剂是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引起感觉和情绪变化、甚至发生时空错位感的药物。唐狄鑫透露,他有收集老照片的习惯,并且这些照片会不知何时何地制造出一些不同的幻觉效果。而图像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的切换又让转换变得不可言说。他的行为创作,往往是通过一个大概的愿望来确定意向,而发生行径受到无形的牵引。这就是如同药物一般的作用。艺术家非常在意这些自己都无法说清的动机和路径,通过行动本身,如何根据外界的反应发生进一步的行动,非常另艺术家令人着迷。这期的“新艺见”,我们请来熟识唐狄鑫创作的写作者顾灵,以“致幻剂”为初始,谈及行为创作的诱因,及其多逻辑下的猜想。而策展人比利安娜则以长期从事的“机构批判”入手,解析行为创作的历史语境,社会逻辑,精神因素,特别是在抵抗权利结构上的假象。

 

嘉宾

唐狄鑫,1982生于杭州,中国;2005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中国。个展:2015 “狗吠”,大田画廊,新加坡;2014“饥饿先生”,唐狄鑫个展,艾可画廊,上海,中国 ;“唐狄鑫”,大田画廊,东京,日本。群展包括2015 “我家你家”,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上海,中国;“绝对收藏指南”,四方美术馆,南京,中国;“精神 —— 当代中国的绘画艺术”, PAC 米兰当代美术馆, 米兰, 意大利;2014 “第10届光州双年展——燃烧的房屋”,光州,韩国2013“画室,M50艺术中心”,上海,中国;“陶醉——上海当代艺术馆8周年特别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中国;“ON|OFF 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等。

巢佳幸,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新艺见”项目策划人。200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2010年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起担任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视界艺术中心担任策展人及执行总监。亦为《艺术论坛》作者,为《大都市》、《燃点杂志》、《歌德学院(中国)电子简报》、《艺术界》 ,《艺术世界》、《艺术当代》等杂志供稿。

比利安娜思瑞克是工作生活于上海的独立策展人。她是2015年第三届乌拉尔工业双年展(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的联合策展人;她近期的工作包括巴黎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的展览项目;组织策划2016年日本北九州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主题研讨会,同时,思瑞克也是2016年挪威亨尼欧斯塔德艺术中心的特邀研究员。2013年,她发起并建立了名为“从展览史到展览制作的未来”系列研讨会平台。

顾灵艺术作者、翻译、编辑,生活、工作于上海。文章见刊于《燃点Randian》,《Art Review Asia》、《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艺术论坛》等。译著有《策展的挑战:侯瀚如与小汉斯的通信》(2013年金城出版社),参与翻译的出版物有《颜磊:我喜欢做的》(2012年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特别发行),《真实,美,自由与金钱》(2013年K11 Art)等。曾任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助理、营销发展主管,British Counci中国数字艺术主管。自2012年起任《燃点Randian》编辑。受荷兰埃因霍温Van Abbemuseum委托,编辑《李牧:仇庄计划》一书,已于2015年9月出版。即将赴任深圳蛇口招商局与V&A合办的新设计艺术中心,计划于2017年开馆。

INSTALLATION VIEWS

VIDEO

RELATED

Between Knowing and Unknowing: Research in-and-through Art

2015.9.24-9.26
地点:广东时代美术馆
策划人:蔡影茜,陆思培
讲者:安塔利克萨,梅兰妮·布特鲁,陈晓阳,陈奕名,程然,何颖雅,胡昀,李消非,李亚峰,毛晨雨,李蔼德,格雷姆· 沙利文,吴超,夏维伦,徐坦,虞容豪,赵安安,郑波等

Please scan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 on WeChat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