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

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新世纪漫谈

 

2020年12月4日,一场由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策划并组织,数十位年轻策展人、学者和艺术家参与的7个绘画展览的游与谈,在798园区内进行。以参观展览的形式,每位参与者与艺术家直接交流,好奇、提问和质疑都是碰撞中的火花。期待这次漫谈的碎片能为每位参与者的研究带来一些启示与养分。

 

参与者 按拼音排序

 

陈立/魔金石空间研究主管

贺婧/策展人、青年学者

贺潇/独立写作者

胡昊/泰康空间研究员

李佳/独立策展人、写作者

王欢/独立写作者

杨天歌/798CUBE艺术中心策展人

杨紫/策展人

于瀛/应空间艺术总监、艺术家

周翊/CLC画廊联合创始人、策展人

艺术家:陈可、仇晓飞、武晨、谢南星、张晖、赵刚

 

展览参观和交流

*以下为展览参观顺序

 

1
C5CNM 陈可

 

 

陈可的此次艺术实验项目,受到美国女艺术家Helen Torr(1886-1967)的影响,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形式融合上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全部作品都是在不锈钢片上的油画作品,陈可指出不同的物质上都会呈现出绘画性。

 

2
麦勒画廊 谢南星

 

 

谢南星的绘画创作并不是针对传统的媒介问题展开的工作,更多的是消解我们固有的对什么是绘画的认知。把绘画过程中的有针对性的思考过程,以及绘画行为留下的“证据”(渗透法)作为作品非常重要的部分呈现出来。

 

3
魔金石空间 武晨

 

 

武晨的作品虽然形式上比较卡通,色彩欢快,讲述的却是一些和痛苦、死亡、残酷有关的“故事”。譬如借鉴墨西哥画家弗里达生前最后一张画《生命万岁》,武晨希望将画面处理得更加轻松和幽默些,生命轻松、幽默却仍残酷。

 

4
长征空间 赵刚

 

 

在“中东铁路”的项目下,赵刚展示了一百多张主要创作于疫情期间的“写生”和“小品”画。坦言从事当代艺术这么多年,再追溯一下自己的源头,回归到绘画基本的功能,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譬如身边的日常物,或是年轻受教育时影响他的苏联文化。

 

5
798艺术区A07楼 刘晓辉

 

 

策展人贺婧和大家交流了在过去五六年时间中,她认识的刘晓辉是如何思考和实践艺术创作的。刘晓辉最近的创作从过去的叙事和情感中更加抽离出来,更加关注在形状,以及形与形之间的关系上。

 

6
星空间 张晖

 

 

张晖的创作多集中在城市、植物、人体等常见的题材,却用简约的形式和丰富的色彩将这些平凡之物的“美感”提炼出来。

 

7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仇晓飞

 

策展人常旭阳介绍如何在一个小空间中策划一个艺术家的“回顾展”,以一个“点”来串联起仇晓飞创作的“线”和“面”。仇晓飞的创作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似乎探索了不同的方向,却都和人的意识与精神紧密相关。

 

绘画漫谈

 

参观完所有的展览,大家落座于新世纪基金会的办公室,分享下午观展中的个人体会和想法。在今天的屏幕时代,观众和图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绘画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首先绘画已经不再是主要的视觉经验,其次其他媒介和观者的互动关系更强,所以彼此分享在绘画前我们看到了什么,获得什么样的感受,与我们如何去分析绘画作品同样重要。绘画不仅是艺术家与媒介最直接发生关系的方式,也同样是直接投射于观者的视觉系统。每个人的观看经验和体会都不同,在一起的交流能打开不同的视角和通道。同时,大家也讨论了艺术写作和艺术创作间的关系。

 

VIDEO

Please scan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 on WeChat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